晨训场的风与汗
六点的闹钟像催命符
清晨五点半,手机屏幕的光刺破黑暗时,林野已经坐在床边系鞋带了。运动裤的松紧带勒过他精瘦的腰腹,腹肌的轮廓在月光下泛着淡青色的光——这是他坚持三年晨跑的勋章。
六点的闹钟准时炸响,同寝室的兄弟们抱着枕头哀嚎:“林野你又抢我被子!”他笑着把热好的牛奶推过去:“喝完再去操场,今天测百米。”走廊里回荡着他的脚步声,比闹钟更让人清醒。
操场上,天刚泛起鱼肚白,他的身影已经融进薄雾里。黑色运动服被汗水浸透,紧紧贴在背上,勾勒出肩胛骨的形状。路过看台的女生攥紧手机,镜头里他的侧脸棱角分明,喉结滚动时吞咽口水的动作都带着少年气的性感。
引体向上的弧度比跑道还长
“林野,你这组引体向上怎么又少了一个?”教练举着秒表喊道。他抹了把额头的汗,指尖划过单杠的凉意:“刚才风太大,没抓稳。”
其实没人知道,他昨晚为了练核心,在宿舍地板上做了两百个卷腹。手臂上的旧伤疤是他去年市运会摔跤留下的,如今成了肌肉线条里最特别的标记。当他悬在空中的时候,腹肌绷成一块块硬邦邦的“铠甲”,连旁边的学妹都忍不住惊叹:“这哪里是体育生,明明是人体雕塑!”
训练结束后,他蹲在跑道边给队友递水。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他的睫毛上,鼻尖挂着细密的汗珠,却 still 笑得干净。有人打趣:“林野,你这么帅,以后当模特肯定火。”他晃了晃手里的矿泉水:“还是当运动员踏实,至少能摸得到风的形状。”
食堂里的“投喂”传说
“这位同学,你的红烧肉掉了”
中午十二点,食堂的队伍排到了楼梯口。林野端着餐盘站在窗口前,后面的女生突然叫起来:“林野!你的红烧肉!”他回头一看,自己的餐盘里多了一块油亮的红烧肉,而隔壁班的陈晓正慌乱地把筷子往自己碗里缩。
“没事,我帮你拿着。”他自然地接过陈晓的餐盘,把红烧肉放进她碗里,“你昨天不是说想吃这个吗?我帮你留了。”陈晓的脸瞬间红到耳根,支支吾吾地说:“谢、谢谢……”
从此,食堂里多了个“传说”:只要林野在,总会有女生偷偷往他餐盘里放红烧肉。他倒是不介意,每次都会把肉分给周围的同学,说:“我一个人吃不完,浪费可惜。”直到有天,他发现陈晓的餐盘里多了份糖醋排骨——原来所谓的“投喂”,不过是双向的心动试探。
碳水炸弹与腹肌的和解
“林野,你晚上要不要吃蛋糕?”周末的夜晚,室友举着半块奶油蛋糕凑过来。他盯着蛋糕上的草莓,喉咙动了动:“……那给我一小块吧。”
其实他是个隐藏的“甜品控”。每周训练结束后,他都会奖励自己一块提拉米苏,但会把热量计算得清清楚楚。有次被教练撞见,教练笑他:“你这腹肌是用蛋糕堆出来的?”他挠挠头:“偶尔放纵一下,才能更有动力练嘛。”
后来,有人在教室抽屉里发现了半盒巧克力饼干,包装纸上写着“给林野的加餐”。他打开时,里面夹着张纸条:“我知道你喜欢甜的,但别吃太多哦~”署名是“关心你的人”。他把饼干分给了全班同学,只留下那张纸条,压在了课本里。
晚自习后的意外
藏在习题册下的创可贴
晚自习的铃声响起时,林野正在给同桌讲数学题。突然,前排的女生尖叫起来:“我的脚!好像扭到了!”他立刻站起来,蹲下去查看她的脚踝:“能动吗?我背你去医务室。”
女生趴在他的背上,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薄荷味(那是他用的运动喷雾)。路过操场时,他故意绕开了灯光,怕她不好意思。医务室的护士阿姨认识他,笑着说:“又是你啊,上次那个脚扭了的也是你背来的。”他挠挠头:“习惯了,我们队里经常有人受伤。”
回去的路上,女生从书包里掏出一包创可贴:“给你的,上次你手擦破了,都没贴。”他接过创可贴,发现上面印着卡通图案,心里软软的:“谢谢,我留着下次用。”
窗台上的向日葵与未拆的信
第二天早上,林野发现自己的课桌上有盆向日葵幼苗,花盆上贴着便签:“记得浇水~”他抬头环顾四周,发现 everyone 都在看书,没人承认。于是他把向日葵放在了窗台上,每天早上去操场前都会浇一次水。
一周后,向日葵开花了,金黄色的花瓣朝着太阳。那天放学,他在花盆底下发现了一封信,没有署名,只有一行字:“你的腹肌很好看,但我想告诉你,你认真训练的样子更好看。”
他把信折好,放进抽屉里。晚自习后,他拿着向日葵去了操场,把花插在跑道边的泥土里。“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秘密花园啦。”他对着向日葵说,风里传来远处的虫鸣,和他的笑声混在一起。
林野从来不知道,自己会成为校园里的“话题人物”。但对他来说,腹肌只是努力的副产品,更重要的是,他在奔跑中找到了方向,在温暖中学会了珍惜。那些清晨的风、食堂的红烧肉、晚自习后的向日葵,都是青春里最鲜活的注脚——而他,依然是那个穿着运动服、带着阳光奔跑的少年。